2018年当之无愧为中国的“拜锦鲤”元年。从杨超越到“信小呆”,不知不觉中,锦鲤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具权威的幸运符号。锦鲤是如何成为爆款的?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转发锦鲤?本文带你一探究竟~
2018年当之无愧为中国的“拜锦鲤”元年。
这股浪潮的先进个高峰,是在今年6月由综艺节目《创造101》选手杨超越激起的。
接着,在十一假期期间支付宝推出的价值百万“全球免单大礼包”活动中,网友“信小呆”以300百万分之一的概率被幸运砸中,一跃成为“国民新锦鲤”。
随后,在10月23日,一篇“锦鲤成长自述”再次引发朋友圈的疯狂转载。
而就在刚过去的双十一,网友“鲤酱er”等113名用户获得了王思聪送出的113万元现金……
不知不觉中,锦鲤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具权威的幸运符号。
那么,锦鲤是如何成为爆款的?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转发锦鲤?转发锦鲤真的能为你带来好运吗?
一、“锦鲤”语义的多层次发展
早在中国古代,鲤鱼就被赋予了许多生物学以外的意义。
春秋时,孔子的夫人生下一个男孩,恰巧有人送几尾鲤鱼来,孔子“嘉以为瑞”,于是为儿子取名“鲤”,表字“伯鱼”。
在史书中也可寻到“鲤”的踪迹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有“周朝之兴有鸟、鱼之瑞”的记载,《诗经·陈风·衡门》云“岂其取妻,必齐之姜;岂其食鱼,必河之鲤”…… 由此可见,以“鲤”为祥瑞的习俗,在古时就已普及。
伴随着时间的推进,“鲤”的文化含义愈加丰富——由单一的祥瑞之兆逐渐发展为集“好运、财富、事业、爱情”等美好愿景为一身的具化意象。
于是,“鲤鱼洒子”、“用鱼形木板做信封”、“在店铺内养鲤鱼”等一些风俗习惯应运而生,“鲤跃龙门”、“连年有余(鱼)”等成语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福。
至于在民间的手工艺品中,鲤鱼更是无所不在:窗花剪纸、建筑雕塑、织物刺绣、手绘装饰、鲤形佩饰……不胜枚举。
也有人说,如今风靡全网的锦鲤,其实是上世纪才从日本流传到中国的舶来品。
1889年,现代红白锦鲤的原种经日本人兰木五助培育而诞生。此后,经过不断交配,鲤鱼的品种也得到了改良,并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黑鲤鱼的红、金绚丽色彩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这种鲤鱼开始由日本传入中国,便是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美丽锦鲤。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锦鲤蔓延到了网络上。
最早发起网络祈愿的是微博账号“锦鲤大王”,它的先进条微博发布于2013年7月19日——“本大王法力无边,关注并转我子孙锦鲤图者,一月内必有好事发生。”这条微博共获得了931万转发、258万评论、18万点赞。
小到考试、追星,大到国家、生命,各类愿望汇聚在这条开创了转发锦鲤先河的微博下:
- “让MERS不要在中国扩散!!千万别扩散!!!!!!!!!!!!大王我求你了!!!!!!”
- “5.7考神附体吧!考的都会蒙的全对怎么样!”
- “先进次转发,为了张艺兴我什么都愿意相信,希望保佑张艺兴早日康复,永远平安快乐,拜托拜托!”
- “希望我家能打赢官司拿回应有的地盘,爸爸血压降下来。”
- “……”
至今,“锦鲤大王”的粉丝数已达到1712万。
随着网友们的二次创作与不断传播,锦鲤一词已脱离了最初的生物学含义——它不单单指“鲤鱼”这种生物,还可以代表任何被幸运之神眷顾过的人、物、事。
小到升学考试,大到人生诉求,每天都有无数的愿望向锦鲤奔来,“转发这个XXX,就能……”也俨然成为了我们社交生活的一部分。
二、转发锦鲤的深层心理动因
从表面上看来,转发锦鲤就是一种“迷信”,与拜观音、拜土地公没有什么不同。这种心理世人皆有,大家都喜欢用一些仪式性、寓意性的东西来暗示自己增添幸运。
比如网球名将费德勒坚信比赛当天穿红色T恤能为他带来好运,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选举日必须打篮球。
但是,在“迷信”的神秘面纱之下,“转发锦鲤”这一行为受哪些心理驱动呢?从心理学原理来看,“转发锦鲤”是否存在一定的科学性?
1. 追逐幸运
幸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幸运的人做什么都顺风顺水,运气不好的人却总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。这也就是为什么,人们喜欢用一些仪式性、寓意性的东西来暗示自己增添幸运。
从心理学角度来看:人类对于风险小收益高的事情,往往会产生天然的投机心理。
而锦鲤的形象和内涵都非常喜庆,完美符合人们追逐幸运的心理。再加上转发锦鲤的成本也很低,几乎不需要成本,一秒就能完成。这样的心理动机,正是“锦鲤”疯狂传播的主观因素。
2. 心理安慰
在很多人看来,转发锦鲤不过是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。但在心理学中,心理安慰的效果永远不可被低估。
心理安慰又称安慰剂效应,由毕阙博士于1955年提出。
在某次战役之后,他偶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:某个伤员十分需要镇痛剂并大声哭嚎,但当时镇痛剂已被用完,无奈之下,护士只得用生理盐水取代,并告诉他已经注射了强力镇痛剂。
令人意外的是:伤员渐渐安静下来——他的疼痛似乎确实得到了缓解!
这便是安慰剂效应:病人获得的虽然是无效药剂,但却因为相信治疗有效,使自己感受到的痛苦得以舒缓。
同理,如果你相信锦鲤的神奇力量,并相信只要转发就能得到这种力量的保佑,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心的恐惧、焦虑或压力。
3. 自我实现预言
“自我实现预言”是指: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某种心理预期,将会影响自己或他人的行为,从而使预先的期望在日后的行为中得以达成。
这一理论出自1968年美国品牌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的品牌实验。
该实验的操作原理非常简单:罗森塔尔选取了一些中学生做智商测试,并告诉老师,某几个学生(随机抽取)的智商非常高,他们的学习成绩将会在明年有很大的飞跃。实验结果非常惊人——被老师认定为“高智商”的几个学生,果真在第二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。
由此可见,如果事先在心里注入某个积极的信念,出现积极结果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。
与之类似,如果在朋友圈转发锦鲤、并告诉自己“雅思加油”、“早日拿到offer”、“早日拿到融资”,就会给自己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,从而帮助自己实现期望、取得成功。
4. 路径依赖
从不用努力就能考前三的杨超越,到一夜暴富的信小呆,锦鲤本身就带有特定的权威色彩。
再加上如果你某次转发了锦鲤并获得好运,那么在你的认知中,锦鲤的神奇力量会不断强化,以至于你会第二次、第三次地转发锦鲤、祈求好运。
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,被解释为“路径依赖”:一个人一旦进入某个路径,惯性的力量会使他不断强化这一信念,从而对该路径产生依赖。
所以,如果你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锦鲤,就说明锦鲤已化身为一种象征,在你脑海中深深扎根了,再想摆脱它可不容易。
5. 从众心理
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内容,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表达自我,刷存在感。
很多用户都会追随一些偶像名人,只要追随对象发布一条适合转发的信息,这些用户就会立马跟进转发。
发布者看到自己的内容被转发会有成就感。而追随者通过紧跟转发的行为,也可以有效拉近自己与追随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。
此外,当朋友圈的大部分好友都开始转发锦鲤,自己却无动于衷时,也会显得有些不合群、跟不上潮流。
于是,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,有些人虽然并不相信锦鲤,但迫于压力,还是会自发融入到转发锦鲤的大潮中。
6. 刷存在感
“获得别人的关注,被别人所记住”是每个社会人的日常心理需求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会通过发朋友圈、发微博的方式表达自我,或者说刷存在感。
发表内容并不重要,只要能发出声音、提醒朋友们自己的存在就够了。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日常心理需求。
锦鲤正好适应这种心理需求。转发锦鲤并许愿正是告诉别人“我最近在干什么、我有什么愿望”的较佳方式和契机。
7. 自我反讽
这种心理多萌生在社会高端人群中。主动贴近大众行为模式、参与一些看似庸俗无聊的活动,是他们降低姿态、融入大众的方式之一。
通过转发锦鲤,高端人士向周围人传达了这样的信息——自己也是一个有幽默感和接地气的人,而不只是沉迷于工作。
这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反讽手段,锦鲤这种日常“迷信”的出现,正好为这类高端人群提供一种自嘲反讽的工具。
当然,除去以上提及的这几种心理作用,侥幸心理、娱乐心理等也是部分人参与转发锦鲤的诱因。但可以看出,对于某件事的成败,锦鲤所能做的,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而已。
三、利用Meme制造社交链条的兴奋剂
基于以上这几点,各大社交媒体逐渐被“锦鲤”攻占,商家、自媒体也逐步“沦陷”,加入到了这次现象级传播事件中来。
其实,如今这条游遍了社交网络的锦鲤,正是一股强势的米姆传播。
20世纪70年代,英国民族学家理查德·道金斯在其所著的《自私的基因》(The Selfish Gene)一书首次使用了meme一词,后被译作米姆。他仿照遗传学的核心概念“基因”(gene),创造了“米姆”(meme)一词。
道金斯将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与生物学上的“进化论”做类比。“基因”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(DNA)组成,掌控着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。同样道理,米姆是一个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寻求复制的文化单位,是人类社会文化演化过程中的“中介者”和“催化剂”。
通俗来说,“米姆”就是人类的“文化基因”,指文化也可以像基因一样被传播、扩散、复制、变异,从而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演化、推陈出新。
在这个意义上,米姆包含甚广,小到一个词一个句子,大到文化习俗,都可以是米姆或者米姆组合或者米姆库,它可以是宗教、谣言、新闻、知识、观念、习惯、习俗,也可以是口号、谚语、用语、用字、笑话。
具备米姆传播的案例,都蕴含着可以散发惊人发酵能量的“种子”。比如一些反常规或者夸张的元素,就像假笑男孩令人印象深刻的尬笑,就很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,激发他们自发加工演化的冲动。
其次,米姆传播并不是文化单位的简单复制,而是传播链上各主体再加工、再创造,并附加独特意义的过程。
以杨超越锦鲤表情包为例,仅仅“转发这个杨超越”的后半句,就有“不用努力就能考第三”、“事业爱情都会开挂”、“心想事成、逆天改命”等多种改写。
由此可见,米姆传播的过程体现了参与者的主动性、创造性,包含着参与者的主观意愿,这些元素也大大增加了米姆传播的趣味性、娱乐性。
纵观引起米姆传播的爆款,他们有着相似的特点——具有较强的“可变异性”。都有广阔的花式复制空间,很容易激发用户大开脑洞、加工恶搞的冲动。
在米姆的激发下,锦鲤瞬间成为了制造社交链条的兴奋剂。
可是,锦鲤是如何做到在极短时间内,席卷各大社交平台的呢?
在《乌合之众:大众心理研究》一书中,作者古斯塔夫·勒庞认为“让一件事情变成信仰只需要三个步骤:断言、重复、传染”。
对照锦鲤的传播过程,它完美地契合了这三个步骤:
- 首先:杨超越、信小呆的出现,给人们注入了一个“只要转发就会有好运”的断言。
- 其次:锦鲤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文化意象,且转发动作的完成只需要几秒钟时间,故而转发锦鲤的认知成本和操作成本都非常低,这就大大提升了“重复”的可能性和效率。
- 最后:根据传播学规律,当传播数量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后,就会以爆炸性的速度扩展开来,即实现“传染”。
于是,仿佛一夜之间,万事万物都能成为锦鲤,身边的人也都自觉加入到转发锦鲤的集体狂欢。
信小呆这周已经“正式开始环游世界,去寻找新的自己”了。而对于未能成为锦鲤的我们来说,在转发表情包并获得些许心理安慰之后,依然要奋斗在生活的先进线。
正如那句话所说:好运交给锦鲤,你只管努力。
作者:经纬主页君
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ne0ldKq8n34wje5_Gaunzg
本文由 @经纬创投 授权转发于巨推传媒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
题图来自作者。